“按照我们最开始的测算,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要比本土的产品在成本上至少便宜20%~30%,但是由于日元加速贬值,所以其实我们目前的生产成本和日本本土相比已经基本持平,并不占优势。”一家已经进驻的工程机械部件生产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“现在我们有的投资方虽然在这边来进行了注册,但并不在当地进行生产,而是在日本本土生产后再进口到中国市场?!倍湍型嘎兜健>萜浣樯?,从整体上 看,虽然已经投资的日本零部件企业还有进一步扩产的打算,但由于日元对美元贬值仍在持续,所以让部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零部件厂商感到“为难”?!坝?2012年相比,由于汇率的变动,投资人的成本增加了约50%。”
“所以本来我们的产业园区还有二期工程规划,但现在,我们将根据招商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二期工程启动的时间。现在一期还有一些厂房空置,我们正努力将这些厂房填满?!蔽す冶硎尽?/p>
“相对来说,日本投资人都非常小心谨慎,所以我们目前的招商工作确实会很艰难?!鄙鲜稣猩叹秩耸刻钩拢诙湍锌蠢?,这样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。 “日本零部件企业必须要走出来”,他表示,一方面,中国的汽车销量仍然在逐年增长,日系整车厂商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不断加深,如果零部件生产企业不出海, 它们原有的市场空间也将会受到损失。“即便是你在日本已经成为本田的供应商,但如果要为本田中国供货,你必须在中国市场建厂,否则连报价的机会都没有?!?东和男告诉记者。而另一方面,在日系之外,中国市场上欧美、韩系以及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上升,零部件厂商如果死守日系的市场,在东和男看来无疑是 一件很“傻”的事情。
作为佐证,东和男给记者出示了一份一家2012年进入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的订单情况,除日系之外,这家企业还拿到了不少主流零部件供应商的订单,而订单时间已经排到了2018年。“所以这些小的零部件商在中国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?!倍湍腥衔?。
不过,从目前来看,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问题,就是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动的背景下,去游说更多的零部件企业入驻。“近期我们也一直在和一些日本驻中国的组 织加强沟通,希望他们能更多地去影响本土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?!倍湍懈嫠呒钦?。不过,“当地政府一直希望我能给到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,什么时候园区 入驻企业能达到多少家,但是很抱歉,这个数据我给不出来”。